「我明明已花了一個小時詳細解釋治療計畫,但最後還是被患者投訴說我沒說明清楚?」
「難道我說明的方式與其他人有所不同,導致患者選擇了另一位醫師進行治療?」
「在診間患者似乎完全沒有問題,但為何之後在 Google 評論中表示我推銷自費治療?」
如此之大的醫病認知落差,你是否也曾經歷?根據 Dr.Right 團隊的數據分析,從40萬條醫療評論中得知,在“治療計畫解說不清”的投訴中,以上心情是醫事人員最常有的前三大感受。
我們明白患者的差異性,理解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馬上吸收與理解治療計畫。然而,當出現過多比例的醫療溝通衝突,的確需要仔細檢視是否存在某些誤區,而這就是過去在學校中從未學到的。
依據 Dr.Right 團隊對大數據的分析,與患者溝通治療計畫時,頂尖的 5% 的醫師 其實是有以下七大步驟。我們熱切地分享給各位醫事人員,希望能助於更好的醫病溝通:
1. 問題定位與因果關係
醫師首先應深入探討患者的醫療問題,從根源著手。透過詳細解釋疾病發生的原因,使患者明白其 病情與成因之間的直接關聯。
2. 患者現況與改變
通過詳盡地描述和 適當的譬喻 讓患者知悉當前健康狀態,使其真切地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;進而引導患者由認識自身疾病到接受療程的迫切性。
3. 多方案解決選擇
針對患者的狀況,給出具體的治療建議。同時,提供多種可行的方案供患者選擇,2 至 3 種選擇為佳,使其感受到被尊重和照顧。 "不治療" 也是一種選擇,也會需要說明預估的後果。
4. 過往案例與數據
藉由分享以往的治療成功案例,加強患者的信心。並用 實際數據 來支持治療方案,使之更具說服力。
5. 明確提示風險
充分告知患者治療的 潛在風險,同時強調若忽略治療建議可能帶來的後果。確保患者能做出知情的決策。
6. 醫病情感連結
醫師除了理性地提供醫療建議,還需展現真摯的關心和同情。透過情感的連結,贏得患者的信賴和合作。通常患者不會在第一次與醫師見面時,就建立好信任感。因此,透過基礎療程所培養的信賴關係,是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視的。
7. 行動與雙贏
不再拖延,積極展開治療。透過專業的醫療介入,既能確保患者的健康,同時也彰顯醫師的專業和價值。
事實上,認知差異 最常見的情境是醫師 僅實施 2→3→5→7 這四個步驟,而忽略了第1、4和6步。其中 最重要的是第 1 步,這是打開患者理解的鑰匙。Dr.Right 的醫病溝通研討會將提供更多詳細的案例分析與步驟解說,歡迎各位加入討論,共同學習和進步。
請密切留意 2023 年度的醫病溝通研討會(僅限會員)的議程公告,期待與大家的熱烈交流,一同創造更多醫病互動的精彩瞬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