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
【醫病溝通風向球】EP19 七步到位:醫事人員向患者清晰呈現治療計畫的絕招
「我明明已花了一個小時詳細解釋治療計畫,但最後還是被患者投訴說我沒說明清楚?」 「難道我說明的方式與其他人有所不同,導致患者選擇了另一位醫師進行治療?」 「在診間患者似乎完全沒有問題,但為何之後在 Google 評論中表示我推銷自費治療?」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Sep 4, 20233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18 應對深夜病人藥物需求:Dr.Right 預防客訴的深夜藥局指南
你是否也曾遇過這樣的情況:看完病人後已是晚上九點半,而病人急需到藥局領取處方藥,以緩解診療或手術後的發炎和腫痛。 由於許多藥局的營業時間僅到晚上十點,所以當病人嘗試在附近藥局領取藥品卻發現已經打烊,這無疑是第一次的挫敗與不滿。如果病人在夜晚睡眠時,因疼痛不止而無藥可用,那麼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Jul 16, 2023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17 進行自費諮詢追蹤的黃金配方
台灣的健保制度不僅為診所自動帶來了病患,也讓自費醫療市場的競爭加劇。當我們已經投入時間與資源,將老病患或新病患引導到自費諮詢的階段,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諮詢後的轉換率呢? 在這一篇文章中,我們要探討的就是:何時以及如何追蹤診療諮詢會是最佳的策略。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Jun 7, 20232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14 拔牙盡量不要約星期幾
拔牙也要看日子嗎 ? 是真的。 因為患者拔完牙後,如果有異常的狀況,想要求助於診所。而此時診所是休診的狀態,就會導致沒辦法給患者即時回應或是處理,這往往就是爭議的開始。 所以患者就只能氣ㄅㄨㄅㄨ地去大醫院掛急診求助,通常也會把所有產生的問題,包括蜂窩性組織炎、甚至要住院等等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Nov 20, 2022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13 簽署手術同意書年齡,因應民法成年年齡下調
自民國 112 年 1 月 1 號 起,民法成年年齡,從原本的 20 歲,下修至 18 歲。 所以未成年患者需要法定代理人,簽署 手術同意書、麻醉同意書 時,所需條件也下調到 18 歲以下 (現為 20 歲以下)。 相關法條-醫療法第 63 條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Oct 18, 2022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12 如何與醫師溝通客訴 ?
本集是探討診所的日常常見問題之一 : 當病患於社群、電話、問卷或現場投訴時,診所院長或管理者應如何與聘僱醫師來處理會較好呢 ? 首先我們以二分法,來歸納產業界的現狀。其實同樣適用 80/20 法則,百分之八十的診所是不處理個別醫師客訴的,原因通常為 :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Sep 11, 20222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10 正視患者不滿的心情
當患者不滿地抱怨 : 「剛看診的時候嘴巴旁邊被你們弄傷了,到底是怎麼回事 ?」時,你身為醫師或是協助者,會怎麼應對呢 ? 我們來看以下兩種回答的方式 : ► 一般回答 : 「應該不可能會這樣吧,有弄到當下一定會看到,你確定是在我們這邊弄受傷的嗎 ? 」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Jul 5, 2022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9 容易發生誤會的用語詞
醫病於診間溝通發生問題時,過程中通常一定有一個開關,是開啟雙方不滿情緒的導火線。其實多數醫師都是本著幫病患積極治好的原意,然而,因為表達時的用語內容、肢體語言、語調情緒等,造成患者的誤解與衝突,更浪費了彼此寶貴的時間。 這集我們同樣是從 Dr.Right處理的客訴數據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May 26, 2022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8 如何留意病患的客套笑容 ?
來了一個初診患者,儘管已超過預約時間 30 分鐘後才輪到他,依然臉上掛著微笑走進診間看診。於解說治療計畫時,患者總是笑咪咪地回答 : 「好,我明白了」。結束治療時,也沒有絲毫不愉快的異狀,和平地離開診間。後來他竟然上了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Apr 14, 20222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7 六大破壞信任感的危險信號
如果患者已經忠於同一位醫生一段時間,但開始覺得事情有點OOXX不對勁了,這將意味著醫師需要與他們進行一次艱難的溝通,或者是時候分手了。 從歷年來 Dr.Right 所管理的醫療回饋大數據中,我們整理了 6 大跡象,是由患者的角度出發,來說明為何認為與醫師不再是完美的匹配。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Mar 4, 20222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6 提升預約回診的溝通效率
事件分析 一個有效率的約診,是可以在三分鐘內,確認好患者的需求來做最適合的安排,爾後患者到了現場,也能具備合理的療程期待。 事件類型 常態型 應對策略 請洽詢您專屬的 Dr.Right 管理顧問 👨⚕️💬🙋♂️ #drright #醫療溝通顧問諮詢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Jan 29, 2022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5 常被誤解的數字單位
事件分析 顯微根管、全瓷冠等眾多自費療程,若是在諮詢報價時,讓患者覺得沒有信賴感,就無法展露後續專業的真功夫了,也會造成診後的客訴抱怨。 事件類型 常態型 應對策略 請洽詢您專屬的 Dr.Right 管理顧問 👨⚕️💬🙋♂️ #drright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Nov 15, 2021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4 最新客訴 Top 5 類型分析
數據期間:2021.01 ~ 2021.08 統計地區:台灣六大都會區院所 統計數量:自 32,654 則患者回饋 #drright #醫療溝通顧問諮詢 #醫療溝通工作坊
Dr.Right 精準關懷
Oct 13, 2021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3 安全又有溫度的稱呼方式
負評統計分析 醫病接觸的第一句話,決定了 80% 此次溝通是否能順利開啟,亦深深影響了雙方在接下來的療程溝通中,是否容易達成共識。此類型的客訴一直都是常態性的穩居在 Top10,尤以最近疫情嚴峻時,人與人之前的距離加長了,產生的誤會數量明顯暴增。以下是台灣地區近六季的數據分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Aug 7, 2021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2 現場掛號看診的期望落差
溝通問題點 雖然診所多採預約看診的方式,仍會有臨時性、緊急性、隨興型的患者至現場尋求掛號。業主通常也會採取能夠盡量提供服務為原則,不忍讓患者撲空。但往往這種好意,在現場卻造成了誤會與爭執。此類型的客訴,於台灣地區 2020 年 Dr.Right 所統計的 Top3 案件為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May 30, 20211 min read
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1 防疫期間的約診疑慮
溝通問題點 因近期大量台商僑民返鄉過年,預防來診時可能發生的誤會爭執。 事件類型 時事型 (D-LIVE) 警示觸發來源 2020年12月 : 23 客訴案件 2021年01月 : 76 客訴案件 (台灣地區統計) 應對策略 請洽詢您專屬的 Dr.Right 管理顧問...
Dr.Right 精準關懷
Apr 3, 20211 min read
bottom of page